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
“三妹,我们的茶盒是否要继续赶制?”商文姝来寻商名姝除了一同看施家笑话,主要为商讨。
当日商名姝出的主意,制作茶盒,联合几家世叔一起,赶在中秋节前推出,她很是用心,与吴家瓷器匠人反复确定茶罐的烧纸,祁门县都跑了十来趟。
书坊汪三伯听了她的主意,不但要加笔还要加砚台,最后他们几番掰扯,汪氏让足了利,她才点头答应,放上一块砚台,入手分量更足,茶盒也不空旷。
“你让我趁着施家焦头烂额的时候售卖,不少外地为文人雅集赶来的茶商也定制,赶在中秋节前运回去售卖,库房里的一万盒都已售出八千盒,距离中秋还有十二日。”
今儿八月初三,八月初九秋闱开始,施家的文人雅集在八月初七。
“赶在初十前,能制多少算多少。”商名姝也没有想到能乘上这一股东风,送她们商氏茶行一段锦绣。
茶盒除了茶叶,他们没有投入任何钱财,商名姝出主意,商文姝落实,木盒与瓷罐由瓷器商吴家承担,绸布由林氏布行提供,砚台与笔由汪氏书坊给与。
商文姝让济养院的人按照要求装好,右上方一块包成月饼形状的茶饼,下方一罐散茶,左边一块砚台一支毛笔。
利润几家分,仅商氏的香茗斋一盒就能分得三缗利。
“我们不若多制一些,今年售不完,明年也可以售。”商梓姝说,茶叶、笔、砚台包括木盒瓷罐搁置得当,明年亦不会损坏。
这话说到商文姝心坎里,她跟着猛点头。
“不可。”商名姝否定她们的盘算,“今岁我们出奇制胜,独占鳌头。来年效仿者将纷至沓来,我们今番先拔头筹,是来年立足之根,若因循守旧,会有旁落之危。要永占先机,就得推陈出新,今年的茶盒,明年不可再用。”
商文姝与商梓姝听后有些惋惜。
“乾坤浩浩,商海茫茫。财货之利,无穷无尽;获取之法,繁复多端。长姐与二姐与其喟叹此次谋利未足,不若费神探寻新途,觅厚利之道。”商名姝笑着宽慰两个姐姐。
“说得好!”
身后传来高声赞扬,商名姝三姐妹回首,就见商进樑带着不少人,都是往来密切的世交,其中包含汪氏书坊和吴氏瓷器,出乎商名姝意料的还有程赦……
这人本就生得容色极佳,常年奔波,他的肌肤不似寻常读书人白皙,更显得他剑眉星目,英武挺拔,站在一群父辈中鹤立鸡群。
商名姝想到他年纪轻轻却是程氏商行掌事人,和她们父辈叔伯站在一道也是应该。
唇角莫名轻勾,与两位姐姐一道上前见礼。
今日她们没有在后院,自己家里难免松懈,这么多客人来了,竟然毫无警觉。
有客人到访,见完礼,商名姝三姐妹就立时退回后院,远远还能听到赞扬声。
“老弟几个女儿个个巾帼不让须眉,三娘子心胸开阔,连我都汗颜。”
“一想到我家中不成器的儿子还只知逗鸟溜街,我就忍不住回家再打他一顿。”
“晚些时候要好生向商兄讨教育儿经,商兄莫要藏私。”
“商员外,我家中有个不成器的儿子……”
“……”
“天啊,爹不会胡乱给我们寻夫吧?”商梓姝拐过弯,确定距离拉远,才忍不住皱着一张明艳小脸。
商文姝逗她:“我与三妹不大可能,你……”
“凭什么?”商梓姝气恼。
“爹默许我与文三郎来往,程三郎对三妹有意,两府通过气,剩你没着落。”商文姝摊手。
商梓姝看向商名姝。
商名姝眨巴着双眸,一脸爱莫能助。
“我不想嫁人!”商梓姝一屁股坐在回廊美人靠上,“我也要招赘!”
“你便是要招赘,也得有个可招之人。”商文姝虽然和商梓姝争着家业继承权,却没有不允许商梓姝招赘,她恨不能三姐妹都招赘,不用分开,什么事都能有商有量。
至于掌家之权,各凭本事。
“我这就去寻!”商梓姝突然意识到,她到成婚的年纪了,再不寻觅,就得由父母做主。
她知道商进樑和小虞氏不会让她盲婚哑嫁,比起父母寻摸的人,她自己找的更称心。
“我要找个上无父母,下无兄弟姊妹,为人老实,长得要周正,不能太笨,要学会一门手艺。”
“育婴堂出来的,你多去看看。”商文姝提议,都符合商梓姝的要求。
“我们家育婴堂出来的,也就文堰与杜仲长得周正。”以为她没有去看?
“二姐,你的周正有些……挑剔。”商名姝忍不住调侃。
文堰与杜仲不似程赦与程勉那样万里挑一,也能称得上千里挑一的好样貌。
放在整个徽州府,也数得上数。
“我长得这般貌美如花?总不能寻个歪瓜裂枣?日后生个孩子随父,还要不要我活?”商梓姝一想到找个丑夫婿,生个臭孩子,就忍不住晃了晃脑袋,把这可怕的画面甩出去。
“那就杜仲吧。”商名姝目光不着痕迹掠过商文姝。
商梓姝下意识看向商文姝,商文姝竟然认同商名姝:“杜仲不错,对我们家一心一意。”
商梓姝白眼都快翻上天,心里可怜杜仲,她再饥不择食,也不会动心有所属的男人:“我自个儿去找,真烦人,为何一定要成婚?这些个男人还不如我的茶有趣!”
提到她的茶,她忙道:“三妹,我黔驴技穷,金芽打听到你这几日都在看《茶经》,可有心得?”
“猜想倒有一则,西湖龙井制法独具精妙,我遣人从杭州购置一些未曾炒制的龙井,用我们的炒制之法,也有回涩之象,这新茶用龙井炒制之法是否有效。”商名姝觉得可以试一试,他们现在也寻不到旁的法子。
“龙井的炒制之法……”商梓姝为难,茶经上记载只有大致,精髓都是家传,要如何获得?不过有一线希望,她要试一试,“我亲自去一趟西杭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