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
一如前例。宫禁之中的中书省,逐渐取代宫禁之外的尚书省成为决策机关,时人谓之“凤凰池”。一个官员,如果由中书令变成尚书令,是要被视为明升暗降的。
中书省成了事实上的宰相府,当然又不行,门下省便冒了出来。门下省的前身是侍中寺,曾与东寺和西寺合称“禁中三寺”,东汉末年改称侍中省,曹魏时与散骑省并为“禁中二省”。到东晋哀帝时二省合并,就是“门下省”。
门下省的本职工作,主要是负责皇帝的日常事务。但因设在内廷,近在帝侧,万机之事,无不预闻,又成为新的政府替代者。北朝的门下省长官,更是成为实际的宰相。
这就是三省的来历,重要性则没有一定之规,全凭皇帝高兴。不过,大体上是东汉重尚书,南朝重中书,北朝重门下。到隋唐则三省并重,一起成为中央政府。称谓也沿袭汉代尚书台旧例,称为台阁或台省。唐高宗时,又把尚书省叫中台,门下省叫东台,中书省叫西台。
当然,这时的门下省,早已移到宫外。
移出宫外的三省三足鼎立。中书和门下面对面,门下省在东,中书省在西,合称两省或北省。尚书省则位于承天门大街,在中书门下之南,又称南省或南宫。
三省当中,尚书省的级别最高,长官尚书令正二品,副长官左右仆射(读如夜)从二品。这当然因为尚书省出道最早又管事最多,直到隋代仍然是总揽一切的机关,高颎和杨素便是以左右仆射的身份成为隋的宰相。
尚书省的规模也最大,下辖六部二十四司。其中,吏部管官员,相当于组织部或人事部;户部管度支,相当于财政部兼民政部和商务部;礼部管祭祀和教育,相当于文化部兼教育部再加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;兵部管军政,相当于国防部;刑部管刑律,相当于公安部和司法部;工部管营造,相当于建设部兼交通部、农业部、水利部。
六部的长官都叫尚书,正三品。副长官都叫侍郎,正四品(吏部侍郎正四品上)。每个部下面还有四个司,司官都叫郎中,从五品上;副司官都叫员外郎,从六品上;其下为主事,从九品上。六部二十四司,每部第一司即为本司,比如吏部第一司为吏部司,户部第一司为户部司,等等。
这六个部,在尚书省分左右两边办公,两边各有一个分管领导和秘书长。吏、户、礼为左,兵、刑、工为右,领导和秘书长则分别为左右仆射和左右丞(正四品)。左右丞只负责协调具体事务,大事则必须向左右仆射请示汇报。
除分管领导和秘书长外,尚书省还有一个总办公厅,叫都省,也叫都堂。各部的办公厅,则叫部堂。六部尚书和侍郎,每天上午都要到都堂集中开会,下午再回本部办公。如果尚书要出席国务会议,就由侍郎主持工作。[7]
显然,这是一个严密而精致的体系,因此从隋唐到明清基本保持不变。六部的部数、部名、职能、排序、结构和官衔都没有变化,变化的只有官阶和权力。简单地说,官阶是清代最高,权力则明代最大,但这已是后话。[8]
明清两代六部位高权重,不仅因为经过隋唐和宋元四朝的实践,完全证明它是行之有效的行政制度,还因为朱元璋废除宰相制度以后,不再有中间环节。六部直属皇帝,共同组成中央政府,当然与隋唐不可同日而语。
不过,明清两代也只是名义上没有宰相。明的内阁和清的军机,其实是没有名分的宰相,或者说是不伦不类羞羞答答的半个宰相。这当然是皇权政治的胜利,但这种胜利是要付出代价的,代价就是帝国制度的彻底灭亡。
隋文帝和唐太宗当然想不到这一点。作为新兴力量的代言人,他们要做的事情是改变制度创造历史。事实上他们也这样做了,而且做得很漂亮。可以说,正是由于制度设计的合理和成功,他们才创造了世界性文明。
那么,隋唐政改的紧要之处又在哪里?
政事堂
要说隋唐,先得看汉。
汉代中央政府的组织制度是三公九卿。三公,在西汉是丞相、太尉和御史大夫,在东汉是太尉、司徒和司空,他们都是宰相。九卿则是九个或九个以上的部门负责人,相当于政府部长。三公有府,公府相当于三省;九卿有寺,卿寺相当于六部。隋唐政改,就是要以三省六部取代三公九卿。尽管为了这一天,魏晋南北朝准备了三百六十九年。
这就有了四个问题:第一,为什么要改?第二,改了哪些地方?第三,怎样改的?第四,效果如何?
先看六部和九卿。
表面上看,六部与九卿没有区别。九卿是政府部长,六部尚书也是。但,九卿的工作却是政务与事务不分。主管国家财政经济的大司农就是政务官,相当于户部尚书;负责皇帝出行的太仆则是事务官,管的还是皇家事务。
如此不清不楚,不该改革吗?
当然应该。
隋唐的办法,是政务全归六部,事务全归寺监。比如太常寺管祭祀,光禄寺管宴会,卫尉寺管器械,宗正寺管宗室等等。至于皇帝的饮食起居之类,交给殿中省和内侍省。事务与政务分类,皇家与国家分离,尚书省下属的六部成为纯粹的国家机关和职能部门,改革完全成功。
六部制一直延续下来,原因也在这里。
那么,三公又有什么问题?
权力太大。
按照汉初的制度,帝国的行政、军事和监察之权都掌握在三公手里。三公各自开府,独立办公。遇到大事则由三公会议,拿出方案再由皇帝批准。皇帝五日一朝,不过听取汇报表示可否,并不参与决策,简直就是橡皮图章。
这当然为强势皇帝如汉武等人所不能接受,这才有了内朝和外朝,有了尚书事和尚书台。可惜,帮助皇帝夺取了相权的,自己又成为新的宰相,皇帝也只好另起炉灶。结果是什么呢?尚书之后有中书,中书之后有门下,没完没了。
显然,必须有一个治本的办法。
三省制就是这样一个“一揽子”解决方案。说白了,就是将一个接一个从宫内走到宫外的省,全部正式变成取代公府的宰相机构,但不承认三省是相府,也不承认三省长官毋庸置疑地就是宰相。即便是,也要分割他们的相权。
这里面当然有一个过程。在隋代,尚书省的左右仆射都是被视为宰相的。唐代尚书省的长官却是尚书令。尚书令当然是宰相,可是没人敢当,因为唐太宗即位之前担任过这一职务。于是,尚书省就只有两个副长官,即左右仆射。左右仆射是不是宰相呢?对不起,要看情况。
什么情况?
简介关于我!天命禁忌从睁眼的那一刻,他便站在了这个世界的绝巅。天生圣人,生来近仙,所行所至,一方圣地的圣主退避,隐世至尊为之折腰,身处之地,便为当世禁区。开局就是满级号,可是你们谁懂,没有说明书的痛苦!稳中求变,为了突破自身极限,无数次尝试之后画风逐渐走歪,清冷高雅的大徒弟,天生媚骨的二弟子,万年难得一见的废材小萝莉一切邪恶的开端,源于一心只想白给的圣主妹子,姑娘请自重!...
作品简介...
京州活阎王裴西宴性格偏执,手段残暴,令人指。前世,池嫣最怕的是,这个男人用那双沾满过鲜血的手,抚摸她细白娇嫩的身体。池嫣这一生,曾无数次后悔与这个男人产生交集,可是直到死后,她才看清楚一切。他替她手刃仇人,用他这条命给她陪葬。池嫣这才知道,这个男人偏执入骨的爱从来都不是枷锁。一朝重生,池嫣先制人。深夜,她穿着他重生后,我宠上反派疯批大佬...
简介关于天使在做,恶魔在右随着人类的崛起,文明的进步越来越强大,白天里的世界已经不够满足人类的生存,所以黑夜也逐渐成为了人们的乐土。灯光的出现,为人类照亮了大片黑暗,黑夜的世界也渐渐被人们所取代,但是人们不知道的是,这黑夜之中原本有很多不为人知的存在。世界阴阳本为平衡,但是人们却打破了平衡,破坏了那些神秘力量的生存。由此,他们开战了!...
简介关于搬空王府,医妃反手一顶绿帽子姜宁穿成书中恋爱脑垫脚石女配,新婚夜被渣男世子和庶妹绿,榨干嫁妆后一纸休书赶出门最后落得一个惨死的下场。冷笑一声,谁榨干谁还不一定呢,火搬空王府裤衩子都不带留的,堪比雁过拔毛。天灾接踵而至,逃荒路上带上幼弟吃香喝辣,顺便帮帮病弱残王,报答埋骨之恩。边疆苦寒之地会饿死?她有种植空间不带怕,就地展势力成为人人向往的桃源林。天下安定之时,正准备功成身退当条咸鱼,残王将人一把困在怀里姜宁看着上一秒手撕黑熊,武力值逆天,下一秒将她困在怀里,可怜巴巴看着她的人。在线求问伙伴精分了怎么办!病娇示弱男主Vs嘴毒利己主义女主...
他想要赠她满景桃花生,满天琉璃灯也是终究事与愿违离君阿清,其实很多事弹指一瞬,终会过去的,但是,为什么我为今放不下你?君倾桦清儿,我连自己的心都看不透,现在的我不奢求了,我只希望,你能再看我一眼,哪怕要我死也甘愿了。逸清其实能再陪你一世我也就很开心了,下一辈子,你要好好活着一辈子不求共连理,只愿三世方成神...